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正在卡塔尔如火如荼地进行。开幕不久,已经不止一场比赛爆出冷门。不确定性一直被视为足球的魅力之一——只要拼搏,一切皆有可能。
本次世界杯中国并未入围,但在揭幕战上,有3位中国足球小将担任了国际足联旗帜的护旗手。这三位小将目前在海外受训,他们说,站上世界杯赛场,更坚定了他们未来想代表中国出战世界杯的决心。
左上为乃博宁林,左下为谭博,右上为董铁锤(图:央视新闻客户端)其实,中国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。反映战国时期(476BC-221BC)历史的《战国策》中就有记载,称山东临淄“甚富而实,其民无不……蹋鞠者……”
蹋鞠也称“蹴鞠”,曾在中国古代风靡千余年,而自清朝起逐渐式微。现代足球传入后,中国逐渐组建了国家足球队、建立中国足协、加入国际足联,成为国际足球赛事的常客,中国女足还取得过世界亚军的佳绩。
然而,中国男足已连续五届无缘世界杯。入围世界杯,可谓是所有中国球迷的夙愿。不过,即便如此,中国人对足球的发展也依然满怀热忱和期待。
女足获2022年亚洲杯冠军(图:新华网)2015年,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发布,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。除了关注国家队、足球俱乐部等“专业选手”的发展,培养“社会氛围”也成为了重点。目前,中国已经有超过3万所学校获评校园足球特色校,预计到2025年,这一数字会达到5万;今年7月,中国首届青少年足球联赛开赛,来自专业足球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小球员同场竞技,打破了踢球和学业“单选题”的限制。
不仅是学校,各企业组织职工也大多建立了自己的足球队,用踢足球丰富业余生活。足球场也不再是“稀罕物”:不管是北京的社区里、广西的乡村中还是在西藏的雪山下,都能看到绿茵场上跑动着足球爱好者的身影。越来越多的场地为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。在这样的氛围带动下,当年“民无不蹋鞠”的盛况想必用不了多久便能重现。
比赛有国别,但是对足球的喜好、拼搏的精神却是相通的。愿中国与世界一起,享受足球,发展足球。
发布于:北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