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国乒迎来了1993年的哥德堡世乒赛——虽然这是瑞典队的主场,但当时的瓦尔德内尔、佩尔森等人状态已有所下滑,而马文革尚在壮年、王涛也已成熟,所以双方的实力对比差距已经缩小不少,老蔡等人磨刀霍霍准备与老对手再战一番。
比赛还没开打,两国的球迷早已隔空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了。
马文革、王涛、王浩
相比于上届比赛只获得团体第7名的糟糕成绩,93年世乒赛国乒男队的发挥还是比较出色,所以很快便杀入了决赛、对手也不出意外是瑞典人。因为双方都知道“敌我”力量的对比情况,于是这场球大家非常罕见地同时派出一个奇怪的出场阵容,这也让球迷朋友们惊诧不已。
国乒这边,蔡振华以平时的第三号人物——削球手王浩第一个出场、担当头号主力,马文革打第二、五场,王涛打第三场;瑞典那边虽然还是以最强的瓦尔德内尔为一单,但却只让第二强的佩尔森打三号,改由主力层里最弱的卡尔松第一、五号位置出场。
真是兵行险着啊!
佩尔森、老瓦、卡尔松
站在事后分析,蔡振华其实是猜中了对手安排的——瑞典人的战略意图显然是以最弱的卡尔松为奇兵消耗中国队的主力(下马对上马、中马),然后让更强瓦尔德内尔、佩尔森登场集中火力冲击国乒的二、三号人物(上马对中马、中马对下马),不可谓不妙!
但蔡振华这边则恰好抓住了对方的变化,不浪费马文革、王涛两人同时去打卡尔松,改由王浩去消耗一场。而且卡尔松这名选手打削球的能力不强,所以大概率赢不了王浩,这样的话国乒就可以稳抓一分,然后再让马文革、王涛去搏老瓦、佩尔森两分,相对来说还是容易一点的。
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,国乒一上来就崩盘了。
卡尔松
第一盘比赛,王浩与卡尔松之战前面发挥得还可以,但1-0领先后就情况不妙,最终惨遭对手2-1逆转而丢掉了第一分。
第二盘马文革倒是顶住了压力,0-1落后把对方最强的瓦尔德内尔给逆转了,但全队仍然处于巨大的压力当中,结果第三盘王涛也没顶住,被佩尔森2-1拿下。在总比分1-2落后的情况下,第四盘王浩VS瓦尔德内尔没什么悬念,毕竟这一分原本就是事先预计极有可能要丢的。
最终王浩虽然力战、却仍不免于1-2失败、丢掉第二分。就这样,国乒又在世乒赛中输给了瑞典人,而对方则在家乡父老面前实现了男子团体项目的三连冠,兴奋不已。
领奖台上无可奈何的国乒
比赛结束后,国乒上下都处于极度抑郁的情绪当中,多年后马文革还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耿耿于怀——毕竟他原本还安排在第五号上场的选手,而且前面又很不容易地拿下了瓦尔德内尔,所以若对阵实力逊色太多的卡尔松的话是很有机会再拿下的。
可惜,由于王浩、王涛的接连崩盘,马文革连最后的上场机会都没有获得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瑞典人再次举起斯韦思林杯,而自己却只能与队友和教练站在亚军的席位上。
93年世乒赛结束后,王浩逐渐消失在了一线赛场;两年后,另一位削球手出现在了中瑞两国世乒赛决赛的战场上,而那个人的名字将被无数人所记住,这就是后话了。那么当年的这些历史,大家还有印象吗?欢迎留言写下自己的评论吧!
#体育充电季#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