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山新闻网讯 记者麦雪丹 通讯员罗骥 卢颖蓝报道:5月31日,2025年芦苞镇独树岗村举行“伟联口腔杯”“迎端午·赛龙夺锦”传统龙舟赛。当天下午,随着一声汽笛长鸣,26支龙舟队、208名健儿在18公里的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,为三水芦苞的端午佳节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水上盛宴,释放出千年古镇的热情与活力。端午龙舟赛不仅展现了芦苞深厚的水乡文化和拼搏的文化底蕴,更成为全面推进 “四山两江”文旅精品示范区建设写下了生动实践篇章。
五人龙舟竞渡18公里,传统民俗燃动浪花
独树岗龙舟赛以“五人龙舟”为特色,赛程长达18公里,需绕行9圈,堪称“水上马拉松”。参赛队伍需在赛道中与对手展开激烈竞争、追逐,展现高超的划桨技巧与默契配合,比赛过程惊险刺激,极具观赏性。比赛中,各队选手在舵手的指挥下整齐划桨,口号声、鼓点声此起彼伏,水面上浪花飞溅,现场气氛热烈高涨。
比赛现场。通讯员供图
芦苞涌两岸人潮如涌。通讯员供图
据了解,独树岗村扒龙舟的历史悠久,可追溯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1950年曾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次龙舟比赛,此后龙舟文化深植民心,成为当地极具影响力的传统民俗活动。本届赛事延续传统,设置了丰富的奖品,前三名除奖金外,还可获得烧猪、美酒、高标及罗伞,前十名均有锦旗,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民俗的尊重与传承。
经过近3个小时的激烈角逐,各参赛队伍陆续完成比赛。长房队,上渡队、庙前队分别获得第一到三名。长房龙船会会长蔡庆昌表示,龙舟赛对我们村来说,不仅是端午节的盛事,更是凝聚乡情、激励后辈的传统文化盛宴,我们会再接再厉,戒骄戒躁,把这份龙舟精神代代传下去。
长房队夺冠。通讯员供图
据悉,赛事还吸引了湾区众多芦苞游子和居民的关注,他们从禅城回来、从广州回来,从香港回来。他们来到现场为参赛队伍加油助威,彰显出拳拳赤子情怀。“龙舟赛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,更是村情的文化纽带”,独树岗村党委书记蔡炎良表示。
激活“一河两岸”,芦苞涌变身“舟游”胜地龙舟赛的成功举办,离不开芦苞镇对芦苞涌 “一河两岸” 的精心打造。作为三水最长的内河涌,芦苞曾是北江通往广州的重要巷道,承载着千年历史积淀。近年来,芦苞镇积极推进水经济试点建设,芦苞古墟片区项目成功纳入佛山市10个水经济试点项目之一。
今年2月19日,广东胥江文旅控股以高价竞得芦苞涌一河两岸芦苞涌水经济经营权,计划在芦苞涌芦苞段11公里水域、刘寨涌碧道1.4公里以及黄甲竹园耕地面积206亩实施水上文旅项目,引入龙舟基地、内河游船等业态。如今,经过治理的芦苞涌水质清澈,两岸环境优美,万里亭堤段设立了观龙台,成为观赛的绝佳地点。
赛事当天,观龙台上挤满了前来观赛的群众,周边配套的奖品展示区、美食区等热闹非凡。“一河两岸”项目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,更将传统龙舟赛与文旅开发相结合,为芦苞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助力乡村振兴。
如今芦苞涌已经成为很多龙舟运动爱好者的胜地。那里水净河清,为芦苞发展水上运动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民间样板。
比赛现场。通讯员供图
随着颁奖仪式的结束,2025 年芦苞镇独树岗村 “迎端午・赛龙夺锦” 传统龙舟赛圆满落下帷幕。这场赛事不仅是传统民俗的盛宴,更是芦苞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、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生动写照。据了解,芦苞镇将紧抓“四山两江”文旅精品示范区建设的东风,推动芦苞涌 “一河两岸” 项目落地生根,推动水上文旅产事业高质量发展,让“千年祖庙,人居福地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(编辑:梁智鹏)